“柚”到大湾区!广东特色水果走进大湾区线下推介活动在穗举行
掌上梅州讯 11月19日,柚广东特色水果走进大湾区线下推介活动在广州市海珠区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举办,到大大湾动穗现场宣传推介柚子、湾区AG超玩会入口香蕉、广东柑橘等特色水果,特色并开展产销对接。水果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走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承办,区线南方日报、下推南方农村报和南方+客户端联合支持。介活举行
推介会上,柚AG超玩会入口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爱东为梅州金柚代言。到大大湾动穗他说,湾区梅州是广东世界客都,也是特色全国知名的世界长寿之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梅州柚产业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梅州种植柚子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至今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金柚产地、国内第二大柚类生产地级市、省内最大的柚子产区。
据介绍,梅州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风味独特的“梅州柚”,如梅县金柚、大埔蜜柚,均获评国家地理保护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目前,梅州在金柚、蜜柚领域现有省级以上各类知名品牌超35个。2018年,“梅州柚”位居“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榜首,品牌价值达227.5亿元。
近两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与指导下,梅州立足“我为柚农办实事”,连续开展广东梅州柚“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以带动柚农增收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
具体举措如下:一是大力宣传,引导柚农弘扬“匠心种好柚”精神,加大生产投入,用情用心种出好柚子;二是开展好果保价收购承诺,提倡按质论价,分级销售,实现“好柚有好价”,激发柚农种出好柚子的积极性;三是通过组建梅州柚联盟,组织成立梅州柚官方旗舰店(梅州店、广州店),倡导“不熟不采,非熟不卖”,“以品质赢市场”;四是连续三年推动梅州柚登陆央视,进高铁,亮相广州塔,叫响“天天都喝嘉应茶,年年都吃梅州柚”,“好山好水出好柚,要买就买梅州柚”等口号,持续打响梅州柚品牌,拓展营销渠道。
推介会结束后,嘉宾和观众纷纷来到展示台品尝水果。由梅州志颖农资、梅州柚通柚美等果农代表带来的梅州金柚个个形状饱满,呈梨型,有明显的“金钱印圈”,果皮呈金黄色,果肉呈玉白色,晶莹剔透。“希望通过推介会让大家了解梅州柚品质和柚类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高梅州柚区域品牌效应和柚类精深加工供应链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果农代表李先生介绍,受益于广东梅州柚的品牌效应和柚果品质的提高,今年柚子收购价上涨,精品果供不应求。希望能够通过精加工来提炼出柚子更多的附加值,避免鲜果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
除了梅州金柚和香蕉、恩平皇帝柑、红江橙等广东特色佳果外,现场还展出不少梅州柚深加工产品,如柚子辣椒酱、柚皮糖、柚子酥等,吸引市民上前品尝。活动现场,梅州柚和加工品很快被市民抢购一空,这是梅州“匠心种好柚,品质赢市场”的具体体现,也是梅州柚品牌日益提升最直接的成效。
梅州日报记者:李艳良
通讯员:彭伟录
编辑:李舒宇
- ·“我必需照料好他们”——记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大盗榜”广东省候选人张海霞
- ·“桂字号”春茶亮相深圳地铁,开启一场逾越山海的舌尖春意
- ·做好沙尘暴防御和应急!国家林草局紧急提示→
- ·“鳜”在争先!三水VS阳春VS清新,谁是广东最强鳜鱼产区?
- ·同台竞技拼厨艺!汕梅高速睁开“舌尖上的四季”夏日厨艺大赛
- ·“苗管家”郑桂林:一棵种苗育出亿元财富链
- ·国家卫生瘦弱委主任:广东人均预期寿命超80岁
- ·冰地来客逐个“四个同享”之吉林圣一冰麦走进大湾区日志
- ·公交路线变更 站牌却未更新 市夷易近愿望尽快美满
- ·东莞馆:兵团牛羊肉引爆味蕾狂欢|“疆品南下”体验馆③
- ·一号工位首发成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 ·返程高峰来临 全市路况信息看过来
- ·2025年1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2.34万亿元人民币
- ·事关“月嫂”服务、适老家具设计等,一批国标3月起实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
- ·打好食粮破费第一仗!广东机关规画全省农业科技特派员护航春耕
- ·梅州两作品同获“国匠杯”创意金奖!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国匠杯”创作大赛及“岭南工匠杯”妄想大赛获奖名单宣告
- ·潮州光阴茶艺有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 ·国内首部!《军港之夜》海上舞台落位湛江,4月23日首演
- ·春意无穷!奔赴一场清远连山的“金色邀约”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 将继续增持
- ·我市举办2013年招考系统微机技术培训班
- ·新会区三江镇良德冲村落:凝聚八方实力绘就“百万万工程”新图景
- ·寒潮黄色预警!未来几天,华南北部等地将降温6~8℃
- ·强国复原有我丨业精于勤 匠成于工!他是2024年天下五一劳动奖章取患上者何理财
- ·英德市供销相助社:深入为农效率,助力“百万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