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成分揭秘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成分揭秘
新华社记者张泉、填补宋晨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月背研究首份研究成果出炉!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历史AG超玩会入口我国科学家揭秘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空白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嫦娥解析了其中蕴含的号月月球早期演化、月球背面火山活动相关信息,球样填补了人类月背研究历史的品成空白。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分揭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填补AG超玩会入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杨孟飞院士领导的月背研究联合研究团队完成。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具有怎样的历史独特价值?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星体,千百年来,空白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嫦娥探索。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号月壮举,带回1935.3克珍贵样品。在此之前,人类获取的所有月球样品均来自月球正面。
嫦娥六号与嫦娥五号、美国Apollo计划及苏联Luna计划落点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阿波罗撞击坑边缘,该区域月壳极薄,有望揭露月球背面早期撞击盆地的原始物质。
李春来介绍,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不仅包括了记录采样点火山活动历史的玄武岩,还混合了来自其他区域的非玄武质物质。这些样品如同月球远古时期的“信使”,为我们研究月球早期的撞击历史、月球背面火山活动以及月球内部物质组成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成分构成是怎样的?
此项研究中,团队发现,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密度较低,表明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样品的粒径呈现双峰式分布,暗示样品可能经历了不同物源的混合作用。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相比,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斜长石含量明显增加,而橄榄石含量显著减少,表明该区域的月壤明显受到了非玄武质物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嫦娥六号采集的岩屑碎片主要由玄武岩、角砾岩、粘结岩、浅色岩石和玻璃质物质组成。其中,玄武岩碎片占总量的30%至40%,角砾岩和粘结岩由玄武岩碎屑、玻璃珠、玻璃碎片以及少量的斜长岩和苏长岩等浅色岩石碎屑物质构成,进一步揭示了样品来源的复杂性。
矿物学分析显示,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主要物相组成为斜长石(32.6%)、辉石(33.3%)和玻璃(29.4%)。此外,样品中还检测到少量的斜方辉石,暗示了非玄武质物质的存在。
进一步分析表明,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的铝氧化物和钙氧化物含量较高,而铁氧化物含量相对较低,这与月海玄武岩和斜长岩混合物的特征一致。此外,样品中的钍、铀和钾等微量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克里普玄武岩,与阿波罗任务和嫦娥五号任务获取的月球样品表现出了巨大差异。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典型图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上述研究成果已于日前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发表。
“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月球背面研究的历史空白,为我们研究月球早期演化、月球背面火山活动和撞击历史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理解月球背面与正面地质差异开辟了新的视角。”李春来说。
中国探月工程已走过20年历程,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从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胜利归来,到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开拓向前。随着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传统认知将被刷新,人类将认识一个“全新”月球。
- ·“蒙顶好声音”持续唱响茶乡魅力
- ·潮州日报64名全媒体小记者“持证上岗” 开启一场电力实践学习与认知之旅
- ·夏凤俭带队赴北京考察对接项目合作
- ·“青梅计划”揽才!2024年梅州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662人!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雅安市移交第七批信访件
- ·守正创新不止步 行稳致远向未来
- ·加开列车!五一假期深圳火车站将加开这些热门方向车次
- ·2023年潮州市家装宣传展示活动启动 规范家装市场 保障业主权益
- ·10万件名山产猕猴桃实现首次出口
- ·洛克王国弹珠有什么用,洛克王国弹珠:一种神秘力量的觉醒
- ·“法院+税务”解决破产涉税问题
- ·我市已有4192名退役军人成功办理军龄视同业务 2684人终身享受职工医保退休待遇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雅安市移交第十批信访件
- ·王文森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带队督导检查创卫工作 加大整治力度 消除卫生死角
- ·微视频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 ·“百千万工程”下的荔枝故事:基岗村打造亿元级农业品牌